建筑防雷接地相關概念
防雷裝置:包括外部雷電防護裝置和內部雷電防護裝置。其中內部雷電防護裝置又可分為等電位連接系統、合理布線系統、屏蔽系統、電涌保護器等幾個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避免雷電流在產生的電磁效應影響與破壞需防空間內的布置。而外部雷電防護裝置主要作用是防直擊雷,它可以分為引下線、接閃器和接地裝置等。
避雷引下線:避雷引下線是將避雷針接受的雷電流引向地下裝置的導線體。防雷裝置的引下線應滿足機械強度、蝕和熱穩定的要求。等電位連接:是指用電涌保護器或等電位連接導體將分離的導電物體與裝置相連,其目的是防止雷電流在兩者之間作用產生電位差。
雷擊電磁脈沖:它是一種由干擾源的直接雷擊和附近的間接雷擊而引起的電磁效應。該現象大部分是由于雷電流或磁輻射干擾以及被雷電擊中裝置的電位上升而通過連接導體的干擾。
接地:目前 常用的防雷接地方式根據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兩種, 種接地是為了保護設備的主要功能而進行的接地,顧名思義,我們將這接地方式為功能性接地,另一種就是為了保護人或者設備不受到雷電的損壞而進行的接地保護,這種接地方式我們稱之為保護性接地。
高層建筑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雷電產生于雷雨云之中,是發生雷電的先決條件,氣象學中,雷雨云叫積雨云。雷電所產生的閃電電流、熾熱的高溫、猛烈的沖擊波效應、瞬變靜電場和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機械效應,給人類生活帶來種種危害。高層建筑利用梁、柱、地基梁、樁基等結構鋼筋,作為防直擊(側擊)雷的做法常見,利用建筑物樁基礎和地下層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礎中的鋼筋或混凝土中的金屬結構作為接地體時,稱為自然接地體,為了均衡電位,降低電位梯度。要對高層建筑物30米及以上部分,每隔三層設均壓環,也就是將引下線與水平層內的圈梁的外側鋼筋焊接成閉合通路。由此,天面避雷網(針、帶、線),引下線,均壓環及地基基礎的鋼筋及金屬構件形成一個法拉第籠,這樣建筑內各接點形成等電位,而且雷電流也有良好的散流途徑。